摸鱼闲谈 | 银行为我们打工

昨天我们讲了银行的生意是资产负债表驱动的生意,简单来说就是银行为了开展业务问我们借钱,然后形成对我们的负债,而银行转借出去的钱则成了银行的资产。换句话说,银行就是在为大家的资金打工,可惜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收获的只有那点利息,别的都被银行拿走了。

银行拿走的资金多少,还要看看我们昨天提到的一个核心概念——净息差(NIM),现在复习一下顺便补个昨天的链接:摸鱼闲谈 | 银行报表怎么看——资产负债篇

其实除了净息差,看银行报表的时候还有一个关注重点——资产质量,也就是大家最常说的坏账。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还你的时候是本金 + 利息,不还的话就是坏账。坏账和净息差,就是银行利润的核心变量。

上一篇提到,我们放了 600 块的贷款,放贷对象千差万别,有国企、有个人、有中小企业,大家的还款能力也是有差别的。那银行就要做个风险管理,给放出去的贷款做个分类,比如哪些是正常贷款、哪些是可能发生的风险、哪些是已经发生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贷款质量分作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熟知的不良贷款(NPL,non-performing loan)。而不良贷款除以总的贷款,就是不良率。

减值准备这个概念应该挺好理解的,要做好万一人家不还你钱的准备,银行也要预估上面五类贷款会发生多少损失,然后提前拿出一部分钱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个就是“贷款减值准备”,俗称拨备(provision)。而大部分的 P2P 都没有拨备的概念,都是奔着投资者的本金去的,在风险和利润的平衡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利润。

用今年新增提取的减值准备除以贷款总额,就得到了“信用成本”(creditcost),就是说银行每放一块钱的贷款,要为潜在的风险准备多少安全垫。比如我们的银行今年新提了 15 块的减值损失,除以 600 块的贷款总额,信用成本就是 2.5%,即每放一块钱的贷款就要准备 2.5 分钱的安全垫

600 块本来都可以拿去放贷的,但是为了应对风险,我们拿了 15 块做减值准备,同时在利润表里做减值损失的冲减,所以风险准备是会减少利润的。其实就是说,贷款的风险等级越高,提取的拨备就会越多,利润也就越少。

所以银行的经营是很复杂的事,需要平衡收益风险。P2P 为什么名声这么差?过去好多做 P2P 的公司来二级市场忽悠大家,忽悠的重点就是看能赚多少利息,但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天平面前不顾风险只看收益,结果年底才发现一年的盈利全被坏账吃掉了。

那银行肯定比P2P稳多了,这块看不良率就好了是吧?好歹算入门了。但需要多说一句的是,不良率其实还是比较有迷惑性的

两家银行,A 银行放了 100 块贷款,年底产生了 2 块不良,不良率是 2%;B 银行放了 100 块贷款,年底产生了 3 块不良。本来 B 银行的不良率应该是 3%,但他稍微调整了一下,把其中 1 块钱核销了(write-off,也可以叫撇帐这样 B 公司账面上的不良也是 2  块钱,不良率和 A 银行一样是 2%,但风险水平可能就此产生差异了

这个当然也有办法再核实,有个指标叫不良生产率(net formation ratioof NPL),坏消息是这个指标只能自己计算,银行并不会放在报表里。

要看银行的不良生成率,我们就不能看年底的静态不良有多少,不然中间核销的过程没法体现,我们要看动态的不良贷款增加了多少。

比如上面的例子里,A 银行的不良贷款是从 0 变到 2,不良的实际增加额也是 2,所以 A 银行的不良生产率就是 2;B 银行年底的不良是 2,但悄悄的抹掉了 1块不良,所以把这核销的 1 块钱加回去,B 银行的不良贷款实际增加额就是 3,不良生产率就是 3%。这个指标就能更加客观的反映银行的坏账水平。

这个核销在银行报表中叫做“期内核销”,大家可以自行翻阅。

不良生产率信用成本是关注风险的两个重要指标,再复习一下

其实还有更专业的指标可以分析银行的风险,比如逾期率、逾期生成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逾期不良剪刀差、不良迁徙率等等。但是现在刚开始讲,我们说话的方式简单点:不良生成率反映了有多少新增的风险,信用成本反映了我们需要为这些风险新增多少拨备、减少多少利润。

来看一眼招行的风险指标结论很明白,2012 年后经济下滑、风险暴露,银行需要计提的拨备也同步增加。有意思的是,在 06 – 08 的黄金周期和 17 年的经济复苏过程中,银行的拨备计提比不良暴露要多的,可以把这种行为理解为银行经营中的“以丰补歉”,好年景里多提一点拨备,未雨绸缪。

最后大家最关心的也就是净利润了。

银行的收入减掉各种费用、拨备,最后再扣掉税,就是净利润了。给大家看下招行利润表节选

总结一下,银行的利润是由资产负债表驱动的。而利润中最重要的就是净息差和坏账。勤奋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把不同银行、不同年份的指标算出来列成表,一定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特别鸣谢低调的深圳公募基金经理来稿,明儿跟大家讲讲银行的股价驱动力,bye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