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手了。。。

恒生科技指数今天跌了5个点,有点小,除了获利盘抛压之外,消息面又有新变化。今天有媒体报道,PCAOB表态,“我们必须全面检查相关审计文件,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即便是对于那些来自敏感行业的发行人也不例外。
关于中概股的审计问题,我们前段时间发文解释过👉中概。。,简单来说就是老美搞双重标准,和别国监管机构签的都是对等协议,但是到我们这就想过监管机构,自主执法,想看什么看什么。老美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了我们的国家安全,当然不可能被满足。
前几天两边还在释放善意,说积极沟通、取得进展,中概也反弹了一波,现在这个消息出来,让中概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昨天老美又偷摸下手,微博被新加入了摘牌临时清单,照这个趋势,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多、更重磅的公司被加进来,悬在中概股头上的剑又回来了。

短期的话,中概股的利空肯定也会影响到恒生科技;但是长期看,大的风险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中概,尤其是那些不赚钱的公司。
恒生科技长期我们是坚定看好的。香港是承接国内优质资产回归的场所,3月16号的会议明确提到“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于是确保了港股在国内整个金融体系里面的地位,前段时间港股暴跌的时候,南下资金也一直在做支持。
很多中概股也都意识到了问题,最近好几家公司都计划在港股双重上市,以避免美股退市风险。我们也看了一些资料,今天给大家讲一讲里面的门道。
简单来讲,中概回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二次上市,一个是双重上市
二次上市最简单,就是把在美股流通的股份,通过国际托管机构拿到港股市场来交易,所以如果美股退市了,港股的股份也会受到冲击。二次上市的美股和港股可以相互转换,不存在价差。像阿里、京东、蔚来这些公司,都是二次上市,腾讯音乐前几天发完年报也公告回港二次上市。
双重上市就比较麻烦了,企业首先要符合港股的上市门槛,要求比较高。不过好处是两边不存在跨市场的流通,所以即使美股退市了,港股依然可以保留上市地位。目前港股双重上市的公司一共有四家,分别是百济神州、理想、小鹏和和黄药业。

概回港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现在中概股大部分股本都是ADR,转换成港股需要时间。前一段时间港交所放宽了二次上市和重新上市的标准,相当于逐步减少中概回归的制度障碍。

之前B站是先在港股二次上市,然后转双重上市,这种做法可能会成为中概回港的操作范本,后面关注一下有没有其他公司跟。
————————
行情这块,今天A股、港股集体下跌,尤其是PCAOB的消息出来以后,下午指数加速跳水。从板块表现看,资金都在做一些预期改善的东西,比如猪肉、房地产等等,新能源、白酒、医药这些成长股方向都没什么人碰,市场又陷入熊市情绪了。
收盘后简单整理了一下本周全球主要指数的表现,一下给我整破防了。

欧美、日韩、俄罗斯、中国放到一起,我们再次光荣垫底。
以前小伙伴们抱怨A股弱鸡、不争气的时候,我一般都会灌鸡汤、给信心,因为亏钱本身就很难受了,我也不想再增加负面情绪,搞得大家更不开心,但是遇到这种“全球股民赚钱、唯独A股散户亏钱”的情况,确实太让人抓狂了。
今晚就不灌鸡汤了,话筒丢给各位,我只想听听小伙伴们的犀利吐槽,顺带着也排解一下自己心里的郁闷。
1、海天味业:海天味业:2021年营收250亿元 同比增长9.7%;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4.2%;2022年营收、净利润增长目标均为12%。海天味业去年的营收增速比前年还低,由此可见去年的餐饮行业有多难。
2、中国神华:2021年拟10派25.4元;海螺水泥:2021年拟10派23.8元。按照今天的收盘价算,中国神华A股股息率9%、港股14%海螺水泥A股股息率6%、港股8%,这种高分红的大国企太香了。
3、美团:2021年全年营收1791.3亿元,经调整亏损156亿元。看到雪球有股友评价美团 “创造最多的就业,被骂的最狠,被碰瓷的最凶”,说得太贴切了。
4、但斌旗下上百只产品大幅减仓至10%。最近几年私募规模越做越大,对市场也起到了助涨助跌的作用。一方面,私募有0.7-0.8左右的清盘线,净值跌到清盘线以下就得强制清盘;另一方面,私募不像主动型公募基金那样有单票10%的仓位上限,所以更容易形成抱团;另外私募追求的是绝对收益,追涨杀跌起来比公募暴力多了。
大家的【在看】就是对小组最好的支持!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