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现,绝地反击!
军工开盘大跌,SW军工指数跌幅一度达到-4.77%,后来一路走高,收盘-0.55%,基本把跌幅都拉了回来。
这场震荡背后的核心因素,就是我们昨天说的军工“集采”文件,昨天文章简单点评过,今天来问的小伙伴很多,再多聊两句。
首先,从时间线上来看,这个文件最早发布是在上周五,周末就有消息,军工板块周一还是大涨的,并没有对市场有啥影响,结果昨天传播面积变大,让不少人在今天开盘产生恐慌。上午低开后就被捞起来,把利空当成是上车机会,说明板块里面的情绪还是比较强势的。
从具体内容来看,文件是有影响的,但相对有限。文件是说,陆军要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券商有不少点评,总结一下就是几点:
1)军工行业采购降价早已存在。“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已经有一些定价改革,2021年年初发布《武器装备管理条例》,2021年4月,航天两大集团联合发表《关于推进航天型号元器件联合采购的声明》,这些文件里都有降价的风向。不少环节早已经实行社会化采购,完成降价的任务。
2)核心环节不具备大幅降价基础。我们把产业链拆开来看,下游主机厂直接供货相关单位,客户固定,议价权低,本身利润率就不高,比如中航沈飞202年毛利率只有9.23%;中游配套企业格局确定,参与群体封闭,早已执行资质企业竞标模式;上游元器件与材料环节,与中游的情况类似,早已完成国产替代,价格下降,目前供货价格低于国际进货价格,价格已较低。
军工行业还有个重要的特点,每年的总需求都是跟着军费开支走的,军费开支由每年的大会定,这就使得军工行业价与量是一体的。对于有核心技术的环节,就算有一定幅度的降价, 也能实现以量补价,这种行业格局最终还是会体现到上市公司报表上。
我们看2020年的数据,2020年军工行业净利润是188亿元,在疫情的冲击下,保持了27%的增速,在SW28个一级行业里面,排名第七。
今年上半年,截至目前,已经有46家军工企业公布业绩,总体净利润为51.5亿元,同比去年增速为66%,其中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有18家,这些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中位数是55%。
军工行业的降价早就存在,但从这两年的业绩上看,整体净利润维持高增速,降价的同时,也拿到了更多的订单,实现以量补价。
军工行业不同环节要分开来看,不同环节的景气度和议价能力差异较大,比如航发动力6月份公告,用117亿资金做现金管理,说明相关方向的订单多。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产业链这条线,还有上游的军工电子、军工材料等高景气环节,都是持续跟踪的方向。
7月23日整理的军工材料清单,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涨幅平均数已经达到22%。
我们在之前的军工材料清单基础上,整理一份半年报公司业绩高增长名单,大伙可以点击文末【在看】,公众号菜单栏回复【军工】获取清单~
1)04专项&工业母机 清单,今天的平均涨幅是2.53%,有两家公司涨停,表现相对市场来说依旧不错,不过内部的公司已经出现分化,好几家公司高开低走。如果短期连续大涨,完全脱离基本面,就会变成题材为主的情绪炒作。昨天文章(👉:炸裂,母机秒变战斗机!)就聊过追高的性价比变低,应对之策就是从制造业补短板的角度出发,寻找有核心技术的,但还处在相对低位的公司。
2)电信继续跌停,昨天有朋友还觉得电信今天能维持在5块钱以上,没想到开盘直接跌停,死死地摁住,不给一丝机会。现在跌停板上有783万手的单子,对应大约39亿资金,今天的成交量是20亿,电信发行价是4.53,明天如果再跌停,就会跌破发行价,触发“绿鞋”机制,就是会有些资金来护盘。
3)港股互联网公司大幅上涨,企鹅(8.8%)、阿里(9.5%)、美团(13.5%)、京东(14.9%),互联网公司之前因为各种利空,跌得实在是太惨,阿里最近有个小利空,股价依旧大涨,说明市场情绪恢复过来不少。不过监管的风波还在,这波暂时当作反弹来看,反弹之后,可能依旧是震荡的局面。
4)美国疫情反弹,单日新增确诊超过20万,甚至还爆发了新型毒株拉姆达,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超过之前的德尔塔病毒。由于疫情反弹猛烈、考虑经济恢复等因素,美联储暂时应该不会收紧流动性。市场这几天随着美联储内部的争论上上下下,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美国疫情情况和美联储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