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炒股,靠不靠谱?
今天大伙都在讨论我国央行入市购买ETF的话题,非常兴奋。小组刚看到的时候内心是抗拒的,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事情啊。这个讨论源自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的快评,称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大有可为。下午某接近央行人士就出来辟谣了,说没听说,法律也不支持。但是不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以为央妈马上就要下场干了,自己子弹先打进去了,股市上午也突突突。下手慢的群众下午看到更多消息,才反应过来被骗了,左手拉住了准备下单的右手,于是今天又收了一个长长的上影线。
央行买别国股票的很多,买自家股票的只有日本。香港在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曾经以“平准基金”的形式买过,后来退出了。不像日本央行现在股市里买着买着,变成了购物狂。
从2013年4月开始,日本央行就停不下来了。先是说好了股市ETF每年就买1万亿日元。后来发现经济太弱钱不够用,2014年10月就自个儿宣布购买量翻三倍,2016年3月又提升至3.3万亿日元,2016年7月提升至6万亿日元。
这就像经济不好给股市注入强心剂,刚开始还管点用,后来效果不行就只能不断加大剂量,直至覆水难收。
目前,日本股市所有ETF里,77%的份额都是日本央行的。央行手上的股票市值占日本市场总市值接近2.7%。日本央行就是自己最大的买家。
买国债小组能理解,各国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本身就是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日本央行也没少干,毕竟买国债就相当于在利率市场上放水,让日本维持长期的负利率以刺激经济。
但是央行直接买股票的放眼各国来看基本没有,为什么呢?
股市之所以存在,是通过不同股票的定价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央行的介入会打乱资源配置的过程,影响二级市场定价体系,反而扰乱市场预期,增加无效波动。并且央行买股票也存在非常强的道德风险,无论是入市还是退出时点都显得极其重要。还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所以各国对此都慎之又慎。
日本选择此举也是被迫无奈。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历史上最疯狂的泡沫,房子、股票等各种资产的暴涨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然而日经指数在1989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创下历史新高后,从1990年开始便急转向下,日本民众还没揣进兜里的幸福迅速被夺走,开始经济极度低迷的失去的二十年。
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又来了。日本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活下来的机构也损了半条命,手上囤积了近百万亿日元的坏账。为了阻断金融危机的继续传染,2002年9月日本央行出手接盘有困难银行的股票资产。
这是日央行第一次出手。这次出手说好就两年,就买了2万亿日元。
但日央行手里的股票还没卖完呢,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又来了,日央行只能又开始买了。从2009年2月到2010年4月,日央行买入了3880亿日元股票资产。
入市容易出市难,这句话不仅是对老股民说的,也是对日本央行说的。
2010年10月,日本央行时任行长白川方明把买央行大规模购买ETF变成货币政策常规操作了。继任行长黑田东彦也离不开央行入市这针强心剂,把大规模购买ETF作为QQE(比QE更Q)里重要的一项。
结果呢?强心针当然不能老打啊!
虽然央行挽起袖子下场干了这么些年,一是想提振市场,让股市牛气一点,可日本央行已经买成股市第一大股东了,股市的收益率该咋样还是咋样,也没有比道指牛:
二是央行本来想自己进去热个场,让大家觉得股市真不错,就会把存银行的钱组队买股票去。结果从2012年到2017年,日本散户持股从21.5%下降至17%,自己进去反而把散户挤出了市场,市场活力下降了,连当初自己救助的日本金融机构也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退出本国股市。
环顾四周,日央行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现在日本央行拿着77%的ETF份额,俨然成为日本股票市场中最大的庄家。但失去筹码的资金只是潜在空头,市场的定价权并不是掌握在场内的日本央行手中,而是在场外的那些是否会选择用脚投票的资金。
我在明敌在暗,被套牢的日央行手牌出完了,反而成为了场外资金围猎的对象。
日本的故事告诉我们,央行买股票不好使。2015年A股股灾证金万亿资金入场救市,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让股灾从一鼓作气变成了一波三折,后面也跟着两轮更惨烈的下跌。但是最终,证金盈利离场了。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证金还是日本央行,他们的入市这件事本身更多的是信号作用,说明市场已经极度恐慌了,恐慌到某队都认为应该伸出援手了。这种情绪的极点,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正是拿货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