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平安资管一夜没了!

最近打开微博朋友圈,全都弥漫着一股日子不好过的氛围,前脚有券商降薪裁员,后脚就有大平台宣布解散股票主动管理部门。一家公司可以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说法,这次的理由居然是人工智能。而且给出这种说法的还是既不缺人又不缺钱的平安保险

这些年平安保险旗下管理的资金规模超过 两万八千 亿,其中第三方管理规模超过九千 亿,是市场上绝对的大象级资金。国内保险的资产管理中,平安绝对名列前茅,出了名的薅羊毛小能手,指数波段拿捏到位,A股历史上几次顶底都有平安保险大笔申购赎回的影子。

平安集团的自有资金、平安财险和平安人寿的全部保费收入,高达 两万八千 亿的资管盘子全都是旗下的平安资管在管理,结果你居然跟我说要把整个公司端掉?所有股票投资业务全部解散,还要交给外部机构或者人工智能来做?大家什么时候对科技已经如此不加防备了?

不过不管是出于对21世纪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超前认同,还是内部意见摩擦,亦或总部不愿支出高额的人力成本了,平安资管这样一折腾,这些年薪一两百万的投资经理和股票分析师们还是抓紧找工作吧。不过现在真的是金融寒冬啊,券商信托的裁员降薪朝一波接一波的,想要再就业可能真没那么容易了。

后台总有读者希望我们写写中国平安,但这家公司实在是太复杂了,想要通俗易懂地讲出平安生意的本质比较难,今天索性讲讲寿险在挣什么钱。

为什么保险牌照那么重要那么值钱?为什么保险资金就可以任性地买买买呢?理解了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就能知道答案。小组之前在核心期刊《保险研究》上专门发过一篇文章,就是讲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说的通俗点,就是研究这帮大佬怎么花钱的。

保险公司,要么是在做投资,要么是在做保障。做投资,重点考验投资管理的能力,做保障,重点考验风险管理的能力。

保险公司非常挣钱,尤其是寿险公司,但这份暴利,是用钱砸出来的,是时间的赠予,寿险公司在刚开业的几年根本不挣钱,但随着公司保单的积累,在走过最初的 5-7 年后,前期积累的保单开始体现时间的力量,不断释放巨额利润。可以这么说,在人口红利持续释放的环境里,每一家寿险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其实都被压低了。

但国内的保险公司和国际上的又有差别,精算师肯定有话要说

精算师本来应该是保险公司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但国内的保险公司,说白了,一靠销售二靠投资,主要还是投资。要想了解保险,就要先了解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利差益、死差益、费差益。

名词下面一个个解释。

“死差益”是由于实际死亡率与预定死亡率有差异,保险公司按照预定死亡率收取的纯保费支付实际保险成本后尚有盈余而产生的利益,简单来说,赚的就是不死人的钱,死亡率比预定的低就可以少赔钱,少亏就是赚嘛。

“费差益”是指年度内保费收入中的附加保费(即所收保费中用于支付预定费用的部分)大于实际支出费用的差额,一般渠道都是固定的,整体变化不大

所以总体而言,死差和费差益相对稳定,体现的是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利差益”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与预期利率的差额。与“死差益”和“费差益”不同的是,“利差益”完全依赖于保险公司当期的投资收益,体现的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因此波动也较死差和费差益大。

先看看历史上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投资收益与预定利率的变动情况:

由图可知,在保险行业刚起步的那几年,我国主要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几乎远小于预定利率。当时的预定利率动辄 10% 以上,跟当时市场的通胀环境有关,也就是说我国的保险行业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利差损”岁月。“利差损”会严重侵蚀保险公司的营业利润,影响保险公司的规模增长和偿付能力水平。

1999 年的时候,刚成立一年多的保监会将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 2.5%,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高利率保单在保险公司的存量总算降了下来,保险公司也逐渐走出了利差损的阴影。投资小伙伴们开始大展身手,预定利率 2.5%,连定期存款都赶不上,保险投资迎来了一段好时光。

仔细看看各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平安集团对外宣称,资产管理业务始终是中国平安的核心业务之一,保持资产管理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他们的一贯原则,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平安多个投资平台之一,对内部组织和管理进行升级改革调整都是常态工作。这其实也是寒风凛冽的一个明证,全行业剁剁剁,头寸砍完了,就到了成本高昂的投研队伍,不创造效益,动不动还要亏钱,大平台狠心发力人工智能,金领们何曾想过自己的技术工种就这么被替代了呢?

小组之前不是发过一篇上市公司人均薪酬的统计吗,后台一堆人后悔当年没去学金融。其实没啥好后悔的,后台还有另外一堆金融的朋友哀嚎自己“被平均”了呢。而且前段时间某信托公司因为踩雷YJCM,团队整体降薪 70%,一下从人均收入的前列落到了后排。

每个行业都一样,被放在神坛里那几位拿的永远都是无法直视的薪水,但是他们有苦日子,也有好日子。不能光看人家吃肉,这些人挨打的时候,比咱们疼多了。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管过千亿资金的大咖,再回头管小账户,会深深地怀疑人生。不过说到底,人生就是这样,想获得的不会轻易到来,想保留的总是难以挽留,我们都是在挣时代的钱,如果时代不给机会,再折腾也没用

下图是平安保险重仓持有的一揽子股票,一波新人换旧人,旧人的票还是要关注下抛压,新的资管队伍只关注自己心仪的小鲜肉,对前任的老咸肉借势摔锅,还是注意一下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