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志愿就是买白马!
这几天高考分数公布,高考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填志愿,这周上海出分,有个长辈的小朋友分数不错,考上复旦了,我也替他高兴,周四一起吃饭商量报志愿的事,提炼了一些基本原则,一起分享一下。
填志愿就是在三个核心要素之间进行取舍:城市,学校,专业。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老师。
城市与学校是最大的行业基本面,专业选择是个股alpha,别想着重组股的思路,踏踏实实白马抱团去,随大流就是最大的确定性。
1)城市
城市的选择肯定是要优先去大城市,大城市在实习机会、拓展眼界等方面的优势就不用说了,重点关注人口流入的各主要城市,尤其是还有实质性落户门槛的,这就是寻找增长角落,当前有些一二线城市的高考录取率性价比真心高,人们往里面挤的很有道理。
举个例子,上海去年有个重要的变化,对上海本地四所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放开落户,包括复旦、上交、同济、华师,上海是打分落户,一般本科毕业生很难拿到足够的分,放开就意味着报考这些学校能拿到上海户口,就算毕业后觉得房价太高了不想待下去,也可以离开,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并不是说都要往北上去挤,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势,就是各种大城市越来越强,有人口流入的新一线、二线城市都是有增长潜力的地方,对于那些有核心院校的重点城市,都可以看好,同等学校优先选重点城市>同城优先选重点院校。
2)学校就是:985>211>其他
在HR的眼里,一份简历上面的毕业学校,除了那些说出来全国人都知道的学校外,就分成985、211、其他三类。现在有个新说法叫做双一流,其实本质内核还是相似的。
这里面有例外,比如上财、央财这一类财经类学校,虽然不是985,但是在金融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胜过大部分985学校的,分数线也不低。
论性价比,在没有特别专业偏好的情况下,本科生优先选择有历史传承的,在当地有明显校友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3)专业
专业放到最后聊,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很多人在参加高考的年纪,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对这样的朋友来说,不如把城市和学校的优先级放在前面。
关于专业这个事,重点提一下技能与兴趣。
很多学校会在学生入学后,提供转专业和修双学位的机会,建议大家综合搭配下,要么主修技能+辅修兴趣,要么主修兴趣+辅修技能,别偏废。。。我一个师姐本科金融,辅修历史,就是因为兴趣。
如果自己有特别的专业兴趣,可以追求自己的专业,别忘了把求职技能点给点齐备了,科技树歪了后面才是真的麻烦。英语文学找金融工作,真的贼难。。。
清华大学2021年转专业报名人数最靠前的专业,排名第二的社会科学实验班是包括经济学的,这个用脚投票的结果,说明了现在最热门的还是计算机、经管这一类专业。
热门专业的报名人数大于计划招收人数,转专业不是随便转的,需要努力争取机会。转不了,就想方设法搞个合适的辅修。
如果自己实在没想清楚学什么,就参考我们以前发的A股行业薪酬排名,往热门行业去选。
这是大类行业的分布,还不够细化,对着高速成长的赛道选专业也是一个方向。
对多数人来说,城市、学校、专业无法同时选到最优的选项,我在复旦小朋友这个交流里面,核心的分析就是在专业选择上,究竟是选经济,还是选新闻,还是选国政,分数要求都差不多,兴趣偏好也差不多。
我明确建议他不要选管院,因为很可能去到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里,不太容易跑出来,大部分人是需要酒精考验和人情摧残,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这两个事干好的,而且大部分人也干不好。
我还给了一个重要建议是学学数双,有条件学数双的话,一定要坚持,飘过也是过,数学是思维方式,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入,我当年就是被人劝退了,想想真是不应该,最后几名飘过又能咋滴,北大数学都是韦神这样的人,我就是普通人,敢来学已经不错了。。。
如果数学双学位学习吃力,在本科时间里尽可能完成一个技能型职业的储备,比如编程、法学、会计,这些都是有证书、课程可以自己直接上手的,学校拦不住你,可以纯靠自觉。
能吃家庭福荫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是要自己去把科技树点满的,那个科技树就是你走入社会的套装,任何时候想明白了再出发都不晚,找到自己合适的科技树,点满了,再面对社会的急风大浪。
有时候,科技树点错了,父母朋友想帮你都帮不了,这才是真的难。最后,再次祝福下考上复旦的小伙伴。
————
今天周六,财务小哥为大伙带来韦尔股份与恩捷股份的财务分析:
1)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2019年三季度“商誉”猛增,这来源于公司的收购。2020年韦尔股份继续对外收购了TDDI业务等公司。伴随着收购行动的延续,公司存货规模在2020年继续上升。但是伴随着下游需求增加,存货规模尽管仍然较大,趋势上在不断去化。
如何看待韦尔股份的业务变化与财务压力?请参见次条《韦尔股份:负重,但更要快跑》。
最近写的半导体公司财务分析:
韦尔股份的摸鱼财报助手打分是45分,财务标签和风险提示可以点击下图查看:
2)恩捷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