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被罚!

周末最热门的就是阿里被罚,现在的反垄断让我想到了几年前小马哥的一句话。

2017年12月,企鹅和京东联手投资了唯品会。

当时,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刘兴亮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小马哥、刘强东、沈亚等人的合影,并说:“传说江湖有个秘密组织,叫做反阿里联盟。”而小马哥回复了一句:“物极必反”

其实在那个时候,行业里的大佬已经感到有些事情不对劲了。互联网公司往往都信奉增长能解决一切问题,一切目标都以增长为主,在这样的情况,整个阿里系继续在发展的路上飞速狂奔了两年,其实增长并没有解决问题,可能只是推迟了问题爆发的时间。

一直到去年11月,蚂蚁暂停上市,大家突然发现,原来蚂蚁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这么多风险,之后阿里系人员有动荡,蚂蚁金服CEO胡晓明辞职,到现在被反垄断罚巨款,谁也没想到那次的讲话不过是个点燃阿里系内外部矛盾的火索。

这次的处罚是国内互联网反垄断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看这个事:

1)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利好。阿里被罚最核心的原因是强制商家“二选一”,这种减少市场竞争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伤害消费者福利的,类似的滥用该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还有大家都讨厌的“大数据杀熟”,现在阿里的结果出来,这些互联网平台都会收敛一点。

这波热度之下,58同城的CEO姚劲波出来举报贝壳搞二选一的垄断,其实按照这波的判罚标准,58跟贝壳应该都跑不掉……很多互联网公司以前都是比拼谁更流氓,现在敲了个警钟,什么是“资本的无序扩张”,这些平台都得掂量掂量。

2)对阿里的盈利来说,影响不大。阿里罚款182亿,虽然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但其实阿里TTM的净利润是1589.5亿元,也就说罚款基本相当于阿里一个半月的净利润,没啥伤筋动骨的地方。

业务上,这个规则对所有平台都是一视同仁的,要让淘宝接入微信支付,那微信也要给淘宝特价版开通小程序,只能说行业竞争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3)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估值体系短期会有压制。这种压制既有情绪上的效应,也有业务上的影响,互联网平台搞并购整合提价那一套肯定是越来越难以玩转了,以前传过的,企鹅整合爱奇艺,斗鱼虎牙合并,现在似乎都没啥消息了。

不过长期来看,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力还是会体现在创新上,微软在2000年前后也面临老美的反垄断监管,甚至一度要将微软分拆,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案也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不过后来互联网泡沫破裂,分拆微软的事就是搁置了。

从互联网泡沫破裂至今,欧美一直都有对互联网巨头进行各种垄断监管,这些事并没有影响微软成为全世界最牛的科技公司之一,从2017年开始,美股的行情就十分依赖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

现在监管的目的不是取消这些平台,而是希望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力量,不是越做越大滥用垄断地位。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互联网巨头们短期承受巨大的下跌,长期业务走出来后,估值还是会修复到正常水平。

————

影视行业有个事值得关注,53家影视公司,加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视频平台以及各种行业协会联合起来呼吁版权保护。

这个话题其实也不新鲜了,现在各种视频平台上都有“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之类的剪辑内容,对版权方来说,这种剪辑确实是侵权的,以前有个很火的“谷阿莫”就因为做这种视频被起诉过,有些厂商是跟谷阿莫和解了,要求的是道歉+赔钱;有些厂商不愿意和解,好像到现在也没个结果。

这回,影视公司和平台的核心要求是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剪辑搬运需要取得授权,如果这个事真的落实, 那就意味着搞短视频剪辑和搬运的博主要花钱买版权,定价权一部分回到了版权商手里,影视行业能在互联网短视频风口上分到一杯羹,对整个影视行业都是利好。

有做影视剪辑内容的朋友给我的一个评论:影视公司甚至可以将短视频博主作为自己的宣发渠道,要是正面评论增加流量的就给授权,要是给电影负面评论,就不给授权……

听起来好像也不是没可能。

1)卓胜微:预计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4.81亿至4.96亿,同比变动216.85%至226.73%。业绩增长主要是5G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射频前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从历史来看,卓胜微每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占全年比例都相对较低,券商对2021年的净利润一致预测是15.4亿。
2)北方华创:预计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6754.06万至7548.65万,同比变动155%至185%。它跟卓胜微的情况相似,每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占全年比例都比较低,全球“缺芯”对半导体行业的业绩改善还是很明显的。
3)璞泰来:2021年一季度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长112.43%;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260.21%。公司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做的是负极材料等业务,机构2021年一致业绩预测是10.6亿元,这个一季度业绩增长很强势。
4)瀚宇药业来了一个猝不及防的业绩变脸,之前预告2020年盈利2000万元到3000万元,一波直接修改成了亏损5.5亿元到6.6亿元。
公司对自己业绩变脸的解释是销售退货、出售资产失败、各种让人看着迷糊的会计处理……这种业绩变脸的雷是非常伤人,尤其是公司2020年业绩变为亏损,那就是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了,创业板连续三年亏损是有退市风险的,

摸鱼财报助手对它的评分只有5分,是需要高度谨慎的那种。

原创不易,喜欢请星标+在看+点赞,常读公众号,不错过市场机会,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