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子来了!
明天就是科创板交易的日子了,千呼万唤始出来,从想法落地到最终推向市场,科创板的进度走的非常快,这是一件有战略意义的事,更通畅的上市融资通道对于经济整体的杠杆率下降是有帮助的。但是小组在这里讲个八卦,知道为什么是7月22这个日子吗?
2005年7月22日指数完成双底,998夯实了,来了一轮6124大牛市。
2014年7月22日指数同样完成筑底,第一根标志性的大阳线开启了5178大牛市。
这周有个读者跟我们深度交流了海底捞这家公司,他在去年我们写完海底捞之后一直跟踪,挣了不少钱,但是这家公司最近被机构投资者发报告看空了,我们一起瞧瞧怎么回事。
去年,火锅龙头海底捞在香港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股价就已经翻倍,我们是在去年八月写过海底捞,当时文章就叫做《有一种火锅叫海底捞》。
海底捞的经营特点非常鲜明,我们主要关注了高翻台率、高坪效和低租金等几个指标。翻台率就是餐桌的重复使用率,海底捞的翻台率可以达到每天5次,就是说每一张餐桌一天都可以接待五波客人,远高于快餐小火锅的代表——呷哺呷哺的3.3次,是火锅店中的绝对王者。
而坪效就是看每坪(3.3平米)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坪效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客单价、翻台率和店面面积。海底捞的客单价在92.6-98.3元之间,属于中上水平,而且翻台率是中餐里数一数二的高。目前大部分中餐餐厅的坪效都在2万以下,海底捞6-8万的坪效绝对是一骑绝尘。
除此之外,海底捞的租金支出还低得不可思议,这是因为海底捞的品牌效应,自带流量,可以脱离核心商圈的限制。这背后是海底捞的直营扩张战略,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保证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给公司带来很好的口碑。
在火锅的产业链上,海底捞是属于下游火锅门店,产业链的上游是原材料与供应链,中游是火锅底料和调味品。相比之下,中游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标准化生产,通过绑定优秀的火锅品牌,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调味品企业。其中的代表就是海底捞的原材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它同时也是一个上市三年,股价翻了14倍的超级大牛股。
我们在去年也聊过颐海,颐海专做火锅底料,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受益于海底捞的快速成长,颐海也成长为了全国领先的复合调味料生产商,占据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并且是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三倍多,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
不过海底捞这支消费行业的牛股最近也被卖方分析看空了。我们之前也写过一位卖方分析师的传奇故事,通常情况下,卖方分析师是不会看空的,所以看空海底捞的报告还是挺稀奇的,我们就来看看。
这份报告来自国金证券,根据报告内容,看空海底捞主要基于:
1)海底捞上市后,开店增速明显加快。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主要新进入9个低线城市包括开封、德州、淮北、三亚、抚州、新乡、许昌、赣州和九江,目前在低线城市的翻台率表现还可以,但是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去海底捞就餐,有可能只是短期的尝鲜性消费,能否逐渐形成和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一样的外出就餐习惯,还有待观察验证。
2)根据国金证券的观察,在新店吸引客流量的能力上,海底捞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因为是新进城市,所以门店地址多位于核心商圈,新店客流量数据也是所有城市新店中表现最好的。但从一二线城市来看,由于老店占据了最佳的商圈位置,所以新增的门店均很难达到老店的客流量水平。
3)从相对估值来看,海底捞目前的PE已经超过了90倍,这个股价隐含了市场对公司未来三年50-60%的净利润复合增速预期(假设PEG=1),国金证券认为,海底捞实现这个业绩增速预期的概率并不大。
小组经常说,股市的交易来自于分歧,对于不同的观点,大家多看看,兼听则明。
小伙伴们多探索一下公众号菜单栏,你们买过的课程、财报工具、小组社群,都在那里哦,小姐姐等你来撩~
1)周末被周杰伦超话第一刷屏了,小姐姐精选几个评论,“杰伦超话第一说明什么?说明了作业太少的还是干不过工作不够忙的”,“证明了人口老龄化已经形成了趋势,利好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利好茅台”。小组补充一个图,周杰伦粉丝的基数对于小鲜肉那是压倒性的优势!
2)微博作为主战场,每个大事件都是话题焦点平台,但是股价走的真的是太弱了,问题是不是出在了管理层身上呢?占用了大家这么多时间和这么多社会资源,现在的估值才这么点,这可不行啊,需要改变。
3)周末复盘看了一些机构重仓的公司,都是悄悄走出来的大牛股,很少拉涨停,但是稳稳的走了1-2倍,平时也不在什么题材主线上,就是价值回归。PE基本稳定,全靠业绩推起来。想起来和北京几个机构的讨论,热闹的不挣钱,挣钱的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