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好用的指标

离那一轮杠杆牛已经过去4年了,整整1000多天,市场是冷静了,再也不会也没办法重新达到那么高的杠杆比例了,但是那时候爆仓的痛心经历过的人必定永生难忘,也希望大家无论对市场多有信心,都慎用杠杆。

炒股不要用杠杆,但是不代表不要关注杠杆数据。两融数据作为重要的场内杠杆数据,在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上是有价值的。

简单科普一下:

两融就是融资融券,当你很看好后市某一只股票会涨,你可以用小额资金作为保证金,向券商借入几倍于保证金的钱来买这只股票,等股票上涨后卖掉,还本付息后剩下的就是你的收益,这种操作叫融资交易

相反地,如果你觉得后市某只股票会跌,你就向券商缴纳保证金,从券商处借来这只股票并卖出,等股票下跌后再低价买回来还给券商,这种操作就是融券交易

融资和融券最大的区别就是买卖方向的不同,也就是代表着大家对之后股价走势不同的预期。在这里我们就要关注两个指标: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其中,融资余额指投资者每日融资买入与归还借款间的差额,融券余额指融券卖出额与每日偿还额的差值。而这两者相加就是两融余额了。

可以看出,两融余额并不是单方向的,包括了杠杆买入和杠杆卖出。不过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融券卖出并不容易,基本还是以放大杠杆买股票为主,所以两融余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普通投资者对大势的信心程度。

从历史上看,两融的走势和上证确实亦步亦趋,这也很好理解,只有当市场情绪好转,投资者才愿意加大杠杆进行融资买入,而当市场走弱,投资者相应地就会减少杠杆。而且两融的波动比大盘更加剧烈。

14年到15年的那波牛市,从11月20日起,上证走出七连阳,从这一天到牛市顶点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110.8%,而两融余额暴增194.9%,促成了一波轰轰烈烈的杠杆牛。

随之而来15年下半年的股灾,两融余额由高点的2.3万亿降到16年5月底的8200亿,减少了64%,而这期间大盘跌了45%。

这就是杠杆资金追涨杀跌的特性,股市上涨时跑步进场,股市下跌时主动撤离或被动平仓,与市场走势基本一直,但波动幅度却被成倍放大。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可以用两融余额来预判大盘走势么?

答案是不能。因为两融这个指标是滞后的,我们可以从历史数据来看,15年那波牛市中两融要晚于大盘见顶: 16、17年也是晚于大盘见底: 就连我们刚刚经历的年初这波反弹,两融余额也是晚于大盘见底: 

所以如果哪个大V单纯用两融余额来预测大盘未来的走势,大伙可以拉黑了。

两融余额不好用,但是融资买入占比的数据却很好用。这个代表了市场平均的杠杆水平,可以明显看到15年的时候这个指标要比上证指数提前见顶,能在一定程度上领先市场、预测市场。

另外,场内杠杆水平也是一个很好的监测市场活跃度的指标。两融交易活跃,市场杠杆水平维持高位的话,说明市场很活跃,即使指数不大幅上涨,赚钱效应可能也很强哦。

用融资买入额占两市成交额的比值,可以看出两融交易的活跃度。经历了2018年的持续下跌后,现在的市场情绪已经恢复到和17年差不多的水平了,说明市场信心有所上升,市场较高的活跃度能保证在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有很多吸引眼球的板块和个股。

具体到各个行业,小组去统计了所有行业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值。可以看到杠杆水平比较高的几个行业是有色金属、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等,说明这些行业饱受资金追捧,是舌尖上的香饽饽。

杠杆最低的几个行业,银行、采掘、食品饮料和休闲服务,不受杠杆资金青睐,一方面有自己行业发展的原因,但是淘金呢,也确实要从这些冷门板块里淘。 小组还统计了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较大的前十名个股。这些大部分都是市场上的热门股票,在杠杆资金的推升下短期涨幅巨大。这些股票已经堆积了太多的风险,大家一定要注意回避。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杠杆资金对标的证券具有助涨杀跌的作用,如果标的预期发生波动,很可能发生踩踏,要注意投资风险,大家最好避开这些股票。

小组总结一下,两融余额确实和大盘走势高度相关,但因为滞后于大盘,不具备预测的作用。不过融资买入占比作为监测场内杠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个体现市场活跃度的数据,杠杆比例相对较高,说明市场气氛活跃,即使不赚指数,也会存在赚钱效应。

当场内杠杆水平开始大幅下降,但是大盘还没大幅下跌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一个最后逃生时机,比如15年6月。

另外,杠杆水平高的行业和股票固然热门,但是因为杠杆资金助涨杀跌,股票预期发生转变的时候,要格外小心那些杠杆率高的股票可能发生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