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70,看看漂亮50的结局

今天推荐的这本《漫步华尔街》,列举了美国历史上的泡沫和低谷。天底下的投资者都一样,都有吃糠咽菜的苦日子,也都有飘在空中不知所以的泡沫辉煌,韭菜割不尽,春风吹又生。马尔基尔教授在自己的书中冷静的刺破了投资泡沫,讲述泡沫背后的故事,揭穿那些掩人耳目的投资神话。他也是我最喜欢的学者之一,内容有趣不空洞,又按不同的投资者类型推荐了投资方法;既结合了前沿的学术成果,又有初级的新人指南,这也是此书在欧美流行不衰的原因。

看了这本书你才能知道美国当初炒新股炒概念有多疯,招股说明书上直接写着“本公司无任何资产、无任何赢利,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能支付股利”,但还是拦不住大家疯抢。太阳底下真的没有新鲜事。

到了70年代,华尔街又回归了理性,概念股的神话破灭,价值投资盛行。这感觉十分熟悉,不就是我大A股前段时间的情况吗?人们认为蓝筹公司不像60年代热炒的投机公司,他们安全且不会倒闭,是摇钱树,投资者只要买入大蓝筹,每天吃喝玩乐也能坐享收益。美国投资者们选出了自己的漂亮50,都是像IBM、施乐、迪士尼这样的大公司,这些公司盘子巨大,即便下单比较猛,也不会有太大的价格波动,简直就是机构的最爱。

当时的口号就是永不抛售,听着真像几个月前大家买茅台时的口号。

而且买入这些股票是道德正确的,因为他们非常安全,难道同事还能质疑你买入行业龙头吗?只要不倒闭,不来黑天鹅,投资一时间轻松的不得了。养老基金来了,保险公司来了,信托公司也来了,所有资金都挤在漂亮50里,把这里当成避风港。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这些公司没有增长(此处说的是美国)。过度的买入已经将价格推向了投机区域,这个头寸太拥挤了。

当时的美国也有人煞有介事地说,这是美国梦信心的恢复,一切都要好起来了,这一切都让已经十分拥挤的漂亮50更加病态。最终舞曲结束的时候,买单侠在山顶高高的套着,输光了筹码,连抱怨的资格都没有,哪个客户经理会搭理没有买单能力的人呢?

上面的这一切听起来熟悉吗?看看A股市场,为什么老板电器业绩不达预期会暴跌?为什么华兰生物之前暴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黑天鹅?为什么医药股板块跌成狗一样?漂亮50的故事,有什么新鲜的呢?读读美国的历史,一切不都已经写在书中了吗?

人和人的差别很小,也很大。差别小是说大家都识字,可以读完同一段话、一篇文章、一本书;差别大是说不同的人理解出来千差万别,有人发财了,有人犯傻了。就像投资,总结起来不过“高抛低吸”四个字而已。可就是这四个字,大部分人永远都悟不透,不同的人写了各种各样的书讲什么是“高抛低吸”,如何“高抛低吸”,为什么要“高抛低吸”,大家都看了,但没看懂的就是干不过看懂了的

投资就是修行,只要还在市场里就不能停止读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