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的鸡爪!

小组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室友里有个重庆的小伙伴,每次假期结束都会给大伙带一大包重庆的特产——泡椒凤爪

小组本着研(吃)究(货)的精神,每次都会反复对(试)比(吃)各类凤爪。经过研究后,小组发现,在口味、定价上,各家产品差异不大,同质化竞争严重。但是,在渠道上,有友凤爪的线下占有率极高,大到商城小到路边店都在显眼位置,其他品牌相对较弱,线上的渠道则是三只松鼠、百草味销量领先。

而在这一堆“泡椒凤爪”当中,最近也诞生出了一家上市——有友食品

01

去年10月,IPO排队近三年的“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终过会,这个有着数十名“三类股东”以及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的问题公司成功闯关,让吃货撑起的鸡爪帝国终于浮出水面。

有友食品创始人鹿有忠,1955年生于重庆。八九十年代,在当地经营一家餐馆,想不到以泡椒作为特色的菜品大受欢迎,偶然放入泡菜坛的凤爪大获成功,成为了最早的泡椒凤爪,可谓真正泡椒凤爪行业的祖师爷。

目前,我国生产泡椒凤爪等泡卤休闲食品的企业数量达 600 多家,主要集中在重庆和四川,市场竞争充分,有友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30%,发源地川渝超过60%。

对于有友食品来说,小小的鸡爪已经发展成一个10亿级别的生意。2018年,有友食品的营业收入达到11亿元,同期净利润约为1.78亿元。一个不起眼的鸡爪生意竟然做到了10亿级别,着实令人震惊。

02

不过,有友食品大部分业绩都是由泡椒凤爪单一产品创造的。公司泡椒凤爪在2015-2017年分别实现收入5.75亿元、6.30亿元及7.8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达76.46%、76.18%和79.09%,在产品结构上,显得太过于依赖单一品类了,而过度依赖泡椒凤爪也会带来了单一主业的经营风险。

根据公司传递出来的信息,他们也在努力研发、扩展其他单品。

然而,其他产品的拓展并不乐观。有友食品除了凤爪,还有卤香火鸡翅、竹笋、豆干以及花生等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销售额增速明显低于主打产品泡椒凤爪,导致单一产品占比从2014年的73%上升至79%。

泡椒凤爪似乎成了有友食品的阿喀琉斯之踵,想要摆脱单一产品过度依赖,占比却稳中有升。正如小组曾经提过的涪陵榨菜和海天味业,都是从单一产品起家,然后拓展产品线,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巨头,有友食品在其他业务领域的拓展成果,将成为其能否继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03

而在渠道上,公司也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前面也提到了,有友食品是一家典型的依靠传统商业渠道的食品公司,经销模式是公司最重要的销售模式,目前销售占比超过95%。目前公司拥有700多家稳定、高效的经销商,经销商网络布局及管理已经较为完善,明显领先竞争对手。

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渠道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刚过会的三只松鼠在2014-2016 年度,通过天猫商城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的78.55%、75.72%和63.69%,销售渠道集中在线上。

不过,有友食品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公司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和网络建设及品牌推广。泡椒凤爪及休闲食品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公司在线下的领先优势已经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品牌建设以及网络销售成为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关键。

消费品行业一直都是一个牛股辈出的行业,股神巴菲特也曾持有过大量的消费品股票,并从中了获取了巨大的收益,代表企业如可口可乐等。而在A股,不管是高端的白酒茅台、还是低端的涪陵榨菜,市场表现都是相当不错。

对于消费品来讲,一条典型的成长路径就是品类延伸,比如雀巢,通过品类创新,从奶粉拓展到咖啡、巧克力、饮料、冰淇凌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国内消费品领域的优秀公司,能否复制这一路径,成长为下一个大牛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