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气质叫豆瓣
十三年前,已经回国四年的硅谷程序员杨勃离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创业企业,开始在北京豆瓣胡同的星巴克里敲击着未来豆瓣网的代码。五个月后,豆瓣网上线,杨勃给自己起了豆瓣网的第一个用户网名,“阿北”。十三年后,豆瓣成为了一个由“佛系的创始人,佛系的投资人以及佛系的团队”组成的一个在互联网界毫无对标的产品。
2017 年的时候,新浪微博 CEO 王高飞转发过一句吐槽:中文网站圈里面最没价值的两群用户,莫过于豆瓣和 AcFun 的用户群。这句话的出自AcFun的忠实拥趸;在这样恨铁不成钢的牢骚中,他们依然搂草打兔子一般的带上了豆瓣,可见豆瓣用户已经远远超过它们本身,而成为了互联网界的一种特殊文化的代名词。
两年前的 5 月 17 日,出于商业化的考量,豆瓣将站内的通信工具“豆邮”改名为“私信”。当晚,用户自发组织了名为“还我豆邮!!!”的线上签名抗议活动,诉求将“私信”改回“豆邮”。活动有超过 8000 名用户参与。三天以后,豆瓣团队妥协,私信终又更名为豆邮。
这样在用户面前毫无原则的运营团队,却是大量投资人眼中又臭又硬的石头。
自 2005 年 4 月正式上线以来,豆瓣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文艺类作品信息,无论描述还是评论都由用户提供。成立的第二年,单书籍一类就达 80 万种,10 年后,书影音条目更是突破 1800 万,当之无愧地成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文艺数据库。
随着快速的用户积累,豆瓣还一步步上线了书影音推荐、线下同城活动、小组话题交流等多种产品,它更像一个集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于一体的创新网络服务,也一直致力于杨勃当年的初心:都市人群终能通过豆瓣,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并将茫茫城市里彼此苦苦寻找的个体,连接在这个虚幻与现实的交错点。
如此独树一帜而前途无量的产品,让 2012 年以前的豆瓣可以无视任何投资人的喋喋不休,一往无前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2006 年,刚刚上线一年的豆瓣就完成了 A 轮融资,金额为 200 万美元;2009 年底,豆瓣又获得了总额近 1000 万美元的 B 轮投资。到 2011 年 9 月,豆瓣完成 C 轮 5000 万美元融资。
此后,豆瓣迎来了它的巅峰时刻。在 2012 年前后,豆瓣的月活用户达到 1 亿,网站日均访问量冲过 1.6 亿次。CEO 阿北宣称豆瓣已接近盈利,且不存在任何业绩压力,主要收入源自品牌广告。这些数字都意味着豆瓣无限的边界和美好的未来。
然而,世事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悄然改变着。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
前几天我问玛氏食品的一个朋友,他们以益达、箭牌为代表的口香糖产品出现了销量下滑。我问为什么,他说你知道口香糖最大的竞品是什么吗?是微信。
当在超市交费排队的人们不再无聊的四处张望,张望到能找到摆在超市收银台周边一个个口香糖的货柜时,取而代之的是低着头刷着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前潜在客户们,一切便都能找到理由了。
2011 年 1 月 21 日,这一天改变了许多事。腾讯的张小龙团队推出了他们的新产品——微信。这款被后来各界认为是改变中国各类经济生态的划时代产品,也严重影响了阿北对于豆瓣的后续规划。
豆瓣的明星写手马凌在日后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咪蒙,网易云音乐因为要拿到微信的分享出口而只能与腾讯妥协,今日头条即便不甘屈居腾讯之下,但对于微信不给今日头条传播的机会,便也只能痛骂着腾讯的霸凌。
微信之后,时间成了一种垄断资源,旧时的互联网文化已经是难寻旧迹。各项互联网分类行业开始寡头化,信息开始爆炸,进而是阅读的快消化。人们不再去四处寻找新的可能性,而只能在一个个大公司谈判妥协之后形成的关于时间的分配下,越便利,越无法摆脱。
2012 年之后,豆瓣陆续推出了豆瓣阅读、豆瓣电影、豆瓣FM这些符合豆瓣一贯风格的产品,但在微信的冲击下,豆瓣的尝试显得缓慢而无力。
豆瓣甚至还成立了一个飞船影业公司,期望从小说文本出发,引入编剧、导演、制片人等创作者,一起完成从小说到影视改编的过程。但据传豆瓣曾投资版权改编的电影 500 万元成品反响平平,最终血本无归。
从前的优点一夜之间被批判的体无完肤,从前的坚持都像是不接地气的无知。在这场战斗中,豆瓣电影输给了猫眼,豆瓣音乐输给了网易云音乐,豆瓣同城输给了陌陌。而不得不承认,相比于这些对于时代的浪潮充满敏感的新产品,豆瓣更像是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它佛系的让那些在门口张望的投资人都说:
豆瓣这样的项目,就是死又死不掉,上又上不去。
2014 年的豆瓣年会上,阿北也终于亲口承认,因为自己对技术和产品盲目自信,豆瓣错失了这拨移动浪潮的最好时机。
但是,如你看到的,即便互联网几经轮回,产品盛衰如过江之鲫,但豆瓣,依然活着。活的让那些想刷评分的电影都只能在其他平台上下功夫,活的让那些忙不迭的去上市变现的互联网新贵们在一轮轮真假的虚幻中狼狈不堪,活的让那些把赚钱放在道德之上并以之为荣的创业者如鲠在喉。
豆瓣的用户鲜少受到不符合自己兴趣的信息的打扰。不同的兴趣圈子互相几乎没有连接。在知乎和微博上,热点和大V可以轻松辐射到所有用户,而在豆瓣,只要用户不感兴趣,就不会被打扰,也正因如此,建立起来的用户群体认同感和信任感特别强烈。
凭借着因志趣相投而产生的信任,很多人在豆瓣租房子、找工作,更有很多人在豆瓣相识、相爱,乃至步入婚姻殿堂。知乎网友因此评价“每个人都能在豆瓣上找到内心的桃花源”。而豆瓣自己的说法是,他们打造了“大众的精神角落”。
他们确实做到了,并且成功让这个角落保持了清爽整洁。当豆瓣坐拥上亿流量,已经完全可以用推广告的形式盈利。但多年来,豆瓣不做弹窗广告、动态图、Flash,即使做广告,也是从用户的喜好和品味出发。同时豆瓣对广告的取舍,还包括不碰医疗相关,拒绝把小组卖给商家。曾经有财大气粗的医院找到豆瓣做广告,被阿北拒绝。豆瓣小组的流量曾经是很多广告商感兴趣的,但阿北坚持认为,小组的所有权属于组长,不属于豆瓣,所以豆瓣也没有权力在小组内容里面做任何变更。
13 年过去,豆瓣依旧是投资人眼中那个“新兴中产阶级媒体消费和非物质层面的心灵港湾,却对掘取财富置若罔闻”的豆瓣。如今的豆瓣注册用户 1.6 亿,月活跃用户 3 亿,尽管尚未解决用户流失和变现的问题,但不管是从百度指数还是Alexa的排名来看,豆瓣的“抗跌性”很强,甚至还在缓慢增长,时间和用户仍站在豆瓣这边。
在历经了失败产品多到足够开一个博物馆之后,2016 年,百折不弯的豆瓣终于把自己的移动APP日趋完善。三个月上线一个小功能,一年一个大的版本升级,目前几近成熟的 6.0 版本,终于成为一个令人满意的聚合式APP。
2017 年 8 月,阿北写了一封题为《年中业务调整》的内部信,不赚钱的产品线砍除殆尽,移动端APP日渐成熟,网页版流量依旧保持稳定,新的尝试也开始上路。
2017 年,由“东西”演化而来的“市集”推出第一款自营周边产品:“豆瓣电影生活日历 2017”,一经推出广受好评。原价不足百元的日历,一度被炒到数百元。豆瓣市集升级为豆瓣豆品,专注于经营豆瓣周边商品,第一批产品为豆瓣搪瓷杯、豆瓣读书笔记,截止目前已经有 10 项成熟的品类。
回顾豆瓣的时候,我们好像回到了互联网刚刚走进日常生活的那些年。
或许有人还记得,豆瓣曾经拥有的另一美誉:“那批五月花号乘客的精神乌托邦”。那艘万维网“五月花号”,在 1989 年由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掌舵起航,上面承载了互联网先驱们自由、开放、共享的伟大精神。
如同在豆瓣首页的右下角,那多少年都未曾变过的“关于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