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很值钱!

晚跟王俊老师聊了近两个小时,小伙伴们听得很入神,我也很受启发。每次和这些业内前辈交流完之后,都从内心感觉到他们对于投资的理解,对于行业的观察,有很多超出常人的认知,聊完我自己也通透了很多。
今天简单分享一下交流完的收获吧。昨晚没看直播的小伙伴,可以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查看视频回放昨晚大佬还聊了很多自己的真实投资经历,非常有意思,周末可以抽空看看。

昨晚王俊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多从负债端去想事情,而不是从资产端。
如果我们不去计较行业差异、商业模式这些东西,其实每家公司都是由负债+资产两部分组成。负债有固定的机会成本,如果一家公司通过资产的运作,产生的现金流能够把负债的成本覆盖住,而且整个过程能循环进行下去,这家公司就可以一直经营下去。
我记得2019年出现过一个现象,外资加速流入A股,导致整个白酒板块的估值得到提升。

当时王俊老师的团队做过一个研究,把爱马仕和茅台进行对比,根据两家公司的估值和历史增速,用DCF估值法进行贴现,最后得到爱马仕的贴现率在8.5%左右,茅台是10%左右。
学过DCF估值法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贴现率就是机会成本。爱马仕和茅台都是各自行业的No.1,所以外资进A股一看,发现竟然有一个竞争格局和爱马仕一样好,估值比爱马仕低,同时机会成本更低的股票。于是乎,2019年外资加速流入A股以后,茅台正式开启了主升浪,同时整个白酒板块的估值也得到提升。
从负债的角度去理解估值,还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前两年疯涨的新能源汽车,估值空间都算到2025年、2030年了,rivian一辆车没造直接1200亿美元市值。这些事情看着离谱,但放在当时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背景下,钱没有了机会成本,基于利率的估值体系都崩掉了,自然也就不存在衡量绝对价值的标准。
这种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拿钱都买不来。
我们请来的每一位基金经理,都有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理解市场,我在他们的单子里看到了某种道理,所以才想叫过来一起聊一聊。
都说投资是一辈子的事,实际上一个人的投资生涯,没几次犯大错的机会,亏30%要涨50%才能回本;亏50%要翻倍才能回本,试错的成本很高。与其自己摸爬滚打,冒着路线错误的风险,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前辈们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让自己尽快回到正确的路线上来,不然努力再多,真的就只是个P。
说得俗气一点,咱们来这个市场,不就是为了搞钱么,那所有能帮我们搞钱的事情,都有必要去做。
行情方面就不聊太多了,这周大A又萎了,主、创三连跌。港股前期在A股跌的时候挺住了,最近疫情加上俄乌冲突又开始补跌,这种得而复失的感觉比单边下跌更让人沮丧。
我最近也亏了很多钱,恒生科技今天一根-4%的大阴线,单周-7%,跌得晕头转向。但是不管怎么跌,还是那句话,定投不能停。 
回想一下,毛衣战、疫情、俄乌……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处在动荡的外部环境里。但是不管环境怎么变,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相信危机过后,一切会变得更好。就像王俊老师说的,把每次危机都当做一次供给侧改革,一部分企业会在危机中死掉,而那些牛逼的公司则会利用危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1、比亚迪:2月份新能源车销量为87000辆,同比+764%,环比-7%。比亚迪2月份的销量比“蔚小理”要好,主要是混动卖得不错,2月份销量44000多辆,同比+1800%。现在国内很多整车厂,像比亚迪、长城、长安都开发了自己的混动平台,动力、油耗方面有很大提高,不像之前,直接在燃油车上加个电机就完事了。
2、李嘉诚欲出售英国资产。李嘉诚果然是老狐狸,2019年精准“逃顶”内地房地产市场,把大部分资产都投到了英国。这次抛售英国资产,不知道是担心俄乌危机影响欧洲经济,还是目睹了俄罗斯现状后,看着手里一把的英镑资产心里发慌。
3、摩根大通表示:如果俄罗斯原油的供应受阻持续一整年,布油年末可能达到185美元/桶。昨天我们也聊到了这个问题,俄乌冲突会加剧全球通胀问题,黑天鹅变灰犀牛。去年A股的煤炭、铜、铝上涨,引爆了一波PPI行情,后来大家预期今年消费回暖,行情往CPI方向转移。现在再看,PPI今年应该还是有机会。
大家的【在看】就是对小组最好的支持!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