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真的来了

2018年9月,郁亮在万科秋季例会上,出那个著名的“活下去”战略,这张图马上刷屏各大新闻头条。

当时这个口号成了不少人口中的玩笑,因为大家发现,在其他房地产公司大干快上的时候,万科郁亮像葛朗台一样捂住了自己的钱包,珍惜自己手上的现金,结果在销售规模增长上被反超,拱手让出了房地产行业老大的宝座。
这些当年大声嘲笑万科的人,也许不知道,顺驰时代的孙老板曾经在行业周期里输到一无所有;08年的许老板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在香江的夜色里熬了三个月才拿到救命钱。
从当年的万科“活下去”刷屏到现在,眨眼过了三年,当“活下去”真的成为行业主题时,一切都显得那么悄无声息

2021年11月,深圳有关部门召集佳兆业等公司开会,讨论公司流动性的问题。
就在前一天,佳兆业被爆出理财产品有些问题,对应的逾期规模是3亿元,而公司账上拥有384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58亿的受限资金、46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样规模庞大的流动资产,竟然无法兑付3亿元的理财产品。
当年的康得新,也是账上有大笔钱,实际上已经被各种创新式的金融手法给挪用,财报上的数字,也就只是个数字。
房地产行业有预售模式,房子没有造好,就可以先出售,用拿到的钱来建房,理论上预收款应该受到各种监管,房地产公司也有各种创新的方法钻空子。不出事的时候叫做预售,出事之后叫做空手套白狼。
这次爆出问题的叫做锦恒财富,其大股东均为个人,从股权来看和佳兆业并没有直接关系,佳兆业集团是对产品进行担保,这样的运作方式,有多少东西是进入上市公司财报的呢?
XX幸福的财报连平安这样的大机构都能蒙过;佳兆业看起来三条红线都是绿的,结果还是遇到流动性问题房地产企业的财报是永恒的迷,谁也不知道房地产公司报表上究竟有多少猫腻。

今天周五,收盘后跟几个小伙伴聚餐,做股票的小伙伴押对赛道,今年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有个做债券的小伙伴跟我们说,不少债券基金经理最近真是愁白了头。
以往债券基金经理,几乎是闭着眼睛买债,债券嘛,还本付息,每年赚个妥妥的固定收益,净值一步一个脚印,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最近有些债券基金净值走势是这样的:

不只是那年化几个点的收益没了,还把本金都搭进去,这图形走得,就像一步踩中一个雷,而这些雷就是那些房地产公司发行的债券。
做股票的小伙伴们一听,最近的银行板块震荡,背后也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行业寒冬,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寒意。
郁亮上个月对房地产行业最新的看法是:尊重常识,回归常态,阵痛之后,仍有机会。
冬天之后就是春天,这是一个常识,但冬天就有多冷,谁能抗到春天,没人说得准。春江水暖鸭先知,最近的土地拍卖遇冷就说明很多事情,先保存现金活下去,能活下去的玩家都在等其他人活不下去,死道友不死贫道,然后再去道友尸T上捡点漏。
那个在三年前就说出要活下去的万科,最近已经跌破净资产,这是一个标志,时代已经变了,富豪榜上曾经最多的就是房地产富豪,现在前十大富豪里面就剩一个。
回想起那个狂飙突进的年代,房地产商们曾经的致富秘诀就是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但行业进入寒冬以后,大家发现这“三高”策略行不通了,可能会重新拿起另一个常识:资产软,负债硬,现金为王!

1)牧原10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1.88元/公斤,虽然环比9月份上升3.39%,但依旧是全行业亏损的水平;牧原10月份的生猪销售数量525.8万头,同比去年增长247%,亏本卖猪,还在疯狂爆量,这就是行业底部的残酷。
对于最近的生猪价格反弹,牧原股份表示,近期生猪价格快速上涨是多个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对于未来2—3个季度的生猪行情依然持谨慎态度。
2)海底捞:决定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及经营业绩不如预期的海底捞门店。这有海底捞自己扩张过快的原因,也有疫情反复对线下消费的影响。
3)老罗今天宣布要进军元宇宙创业。盘后,有关部门表示:对近期涨幅异常的“中青宝”进行重点监控……

有券商策略组做了个基金经理风格分析,将基金经理分拆为短跑健将、长期赢家、头部玩家等类型,分析它们三季度的重要加减仓情况、对各大行业的看法,大伙可以点击文末【在看】,公众号菜单栏回复【基金】查看~口令有效时间只有24小时!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