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三个方向!
广发的刘格菘主要做成长股,2019年靠着一水儿的芯片,包揽了当年权益基金收益的前三名。广发另外一个基金经理傅友兴,风偏就要低得多了,目前管理的5个基金里面,有4个把“稳健”写到了基金名字里。刘彦春一直是消费股的拥趸,很多小伙伴应该都知道,白酒、免税、猪肉都重仓过。余广在持仓上要灵活一些,很多时候都是消费+科技两条腿走路。
刘格菘对2022年行情给出了两个核心关键词,一个是“供需”,一个是“分化”。
最近几年A股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凡讨论价值投资,必言之“景气度”,其实很多人都没弄清楚,所谓的景气度变化,背后的核心驱动正是供需格局预期的变化。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年新能车赛道的表现有目共睹,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是乘联会每个月披露的新车销量数据不断超预期。很多人只知道新能车景气度高,却没有看到需求持续扩大→供不应求→产品持续涨价的供需逻辑。
但是问题在于,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A股没有长生不衰的行业,今年的供需逻辑有可能在明年产生变化,从而导致投资逻辑消失,所以2022年单纯靠“押宝”,大概率是没戏了。
在配置方向上,刘格菘看好的是“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大佬虽然没说具体行业,不过目前我们的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匹配能力上,所以肯定还是锂电、光伏这些东西。现在很多券商也都在推锂电和光伏,根据预测的装机量和新车销量来反推业绩,数据一个比一个夸张,简直卷得不行。
除了看好制造业的,也有看好消费的,比如广发的另一位大佬傅友兴。
傅友兴是价投风格,今年消费股普遍表现惨淡,大佬的基金也表现不佳。傅友兴认为,2022年产业链利润将从上游向下游转移,说白了就是从PPI上涨向CPI上涨的传导。
PPI是生产价格指数, CPI是消费价格指数。今年涨价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锂资源这些工业原材料上,那么很自然地,当涨价从上游传导到下游,必然会出现消费品的涨价。前一段时间卖白酒的、卖包子的、卖榨菜的、甚至卖卫生纸的都嗷嗷涨价,就是这个道理。
之前统计局公布的11月CPI同比增长2.3%,增速创下近期新高,说明消费品涨价其实已经成为现实。不出意外的话,从四季度开始,不少消费行业公司的业绩会有不错的表现。
刘彦春同样也看好2022年的消费,认为宽信用、稳增长、提振内需将是明年的政策重点。
大佬说得很隐晦,用了“宽信用”、“稳增长”这些偏中性的词,其实就是暗示2022年的经济会有压力。12月初央妈就搞了一次光速降准,周一又意外“降息”(降低一年期LPR利率),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明年的经济工作做准备的。如果明年加大内需刺激的话,消费和医药肯定不会缺席。
消费和医药是国内外机构关注的长牛赛道,里面有大量的投资记忆,最容易唤起共识。根据之前A股的历史数据,消费和医药在70%时间是上涨的,只有30%时间是下跌的,所以今年的下跌,与其说是跌出风险,不如说是跌出机会了。
另外,大佬余广同时看好科技和消费,相当于攻守兼备。他的逻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宏观信用扩张就是上面说的降准和“降息”)带来的阿尔法机会,还有一个就是我上面说的PPI-CPI剪刀差收窄。
以上就是小组整理的四位大佬的观点,大致分成三条线:
1、锂电、光伏等热门赛道,2022年会出现分化,但是也存在机会;
2、PPI-CPI剪刀差收窄,会让消费、医药的盈利预期有所改善;
3、宏观信用扩张带来更多的阿尔法机会,尤其是科技。
明晚7点,小组邀请了信达澳银的李淑彦老师,来跟大家分享“有关周期的那些事”,小伙伴们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参与~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