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牛股业绩爆炸!
小米发布财报,二季度数据十分亮眼!
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877.9亿元,同比增长64%;期间利润82.7亿元,同比增长84%,这个增长是真的牛。要知道,2021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03亿部,同比增速是15.6%,小米的业绩增速,远远跑赢了行业整体的增速。
小米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6.7%,在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占率16.8%,全球的排名更高,说明小米在海外的增长更猛,小米二季度海外收入创历史新高,在欧洲的市占率达到28.5%,力压其他外国品牌,市占率排名第一。
雷军创立小米是在2010年,那时他已经40岁,早就通过金山系的创业和顺为系的投资实现了财富自由,当时选择进入手机这个硬件制造业创业,让很多人不解。
因为做硬件不咋挣钱,没想到小米最终在一个净利润不超过5%的制造业当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现在能去抢海外市场的份额,挣老外的钱。
所以现在的政策十分重视扶持制造业的发展,有关部门(gx部)最近回复好几个提案,其中有一个提到,将研究发布《制造业知识产权强国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引起不少的讨论。
制定政策目的是,持续增强制造业知识产权布局与协同运用能力。回复里还有不少关于重视制造业的表述,比如要继续实施制造业创新成果产业化,探索实践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
这其实跟上周 gz委的表态,是一致的。gz委说得是,让央企出来投入资源,肩负起产业链“链主”的责任,带着中小企业们一起发展。现在gx部这个文件,是在顶层设计上保障,制造业企业取得创新成果之后,能获得对应的经济利益。
最近一系列的政策,目的都是补足制造业短板,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从今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扶持政策,到最近的gz委和gx部的表态,还有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这一系列的政策目的,都是鼓励有核心竞争力、有成长潜力的制造业企业发展起来。
这样的风向当然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过去几年,资本市场的风向就是买各行各业的龙头公司,找市值千亿以上的各种“茅台”类公司,但其中有些公司,已经倒在了行业周期上,股价腰斩,有些受到行业政策或宏观环境的影响,净利润失去增长。
现在鼓励低估值的制造业发展,政策实打实地照顾到制造业企业,说得更直接点就是两字——给钱,这样的资助与鼓励下,肯定会有不少公司走出来,发展成为咱们的优势产业。
培育的风向明显更倾向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场现在本来就处在一个犹豫的时期,关于风格切换的讨论很多,如果中小企业能跑出业绩来,可能就会推动市场的风格转变。
GX部另一个回复里,还提到,将碳基材料纳入“十四五”原材料工业相关发展规划,并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
碳化硅是三代半导体的重要方向,6月17日就整理过三代半导体的情况,从6月17日至今,三代半导体清单的平均涨幅是31%。
今天根据已公布的半年报业绩情况,整理一份三代半导体业绩高增长清单,大伙可以点击文末【在看】,公众号菜单栏回复【芯片】获取~
1)迈瑞医疗,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增长25.79%;营业收入127.78亿元,同比增长20.96%。按照全年业绩87亿来算,对应PE为45倍,这个业绩增速还算说得过去,相比恒瑞是好多了。上周引发大跌是安徽的IVD产品集采,市场担心的就是集采之下,公司能否保持持续的业绩增长。另外,迈瑞拟以1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00元/股。
2)电信震荡下行,收盘-2.42%,没有跌破发行价,”绿鞋“没用上。这里补充一个背景知识,绿鞋是跌破发行价,才会触发,有资金过来护盘,所以别指望绿鞋机制能刺激股价上涨,另外,绿鞋的有效期只有一个月。A股股价比港股贵太多,都是流动性和情绪溢价,参与的小伙伴可别把它当成啥长期投资了。
3)分众传媒上半年收入73.27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为29亿元,同比增长252.23%。增速高是因为去年受疫情影响基数低,全年按照58亿净利润计算,对应PE为20倍,不过后面少了教育行业这个大广告主的投放,业绩增长还有待观察。
4)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44.84亿元,同比增长13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