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斩在香江。。
投研圈里的小伙伴热议一个事,年初不少基金经理提出要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结果现在回头一看,有些基金经理在港股市场可是被锤惨了,不但定价权没抢到,还被外资给教育了一把。
我们在今年1月19日的文章里就提过这个事,当时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某券商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千人电话会议。
看看数据,能看到当时基金经理们对于跨过香江去有多热情,一月初到4月21日,南向资金往港股净流入了3365亿,最高单日净流入超过200亿,2月18日以后,即使恒生指数已经开始下跌,南向资金至今仍旧累计净流入192亿,往里面冲的人比往外面跑的人还多。
港股的很多标的,在春节后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很多知名巨头公司跌幅在30%以上,有些甚至都已经跌到腰斩了:
结合南向资金持股数量的变化来看,有些资金是在且战且退,但奈何市场跌得太快,自己跑的明显不够快,还有些公司,内资顶着巨大的跌幅在往里面冲……这些资金这波是被锤惨了。
这些人被锤的这么惨,可能是有点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把A股的抱团逻辑硬往港股上套了。大家能看到,这些跌幅巨大的公司很多都跟消费板块有关系,在A股,基金经理们抱团,能把一些消费品公司的估值怼到百倍PE以上。
有些机构觉得类似的抱团逻辑能直接复刻到港股市场去,于是跑去港股夺取定价权,结果就是被老外教育了,港股消费板块的很多公司其实估值早已经在自己历史估值的上沿,比如被锤的很惨的颐海国际,国内资金去了还继续把估值往上怼,向上疯狂击穿估值体系,结果老外不跟你玩了,不仅把自己的持仓砸给你,还直接开空头仓位跟你干。
我们看看颐海国际的空头仓位情况,这波股价下跌的后半段,伴随着明显的空头仓位上升,老外玩到这里就是图穷匕见的感觉。我拉了南向资金持股市值前50的港股公司清单,其中不少大公司最近都有这样的走势:
我们在1月19日的文章中(👉:水漫香江!),就聊过夺取定价权这事,有些股票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如果港股比A股明显便宜,那资金去港股配置算正常。港股有些大公司的估值相对不高,比如睿远的傅鹏博就将港股的中国移动买成了自己的第一大重仓股。
港股可能确实有机会,但是经不住有些基金经理击穿估值体系的疯狂玩法,再往前几年,也有人说过类似夺取定价权的话,后来说这个话的人已经不在市场里了。。。
本来大家都懂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道理,但这回被锤得真是过于直白了,不少国内资金还没跨过香江去,就被老外从香江边上打回珠江了……
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看似是一句笑话,却成了一些基金经理将基民们的钱拿去冲锋的理由,定价权不是那么容易抢夺的,把一些公司狂怼到突破估值上限,最后被套在里面,这在投资上是不审慎的,也是对基民们的不负责任。
可口可乐要搞个大动作——计划提高产品价格,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上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老美那边大放水的结果,虽然美联储还在嘴硬说有能力应对通Zhang,但是已经出现了很多信号,除了可乐以外,全球日化用品巨头宝洁公司、纸业巨头金佰利等公司纷纷宣布提价。
从可口可乐涨价的原因出发,跟可口可乐用相同原材料的食品饮料产品都面临成本上升的局面,都有涨价的可能。而可口可乐又是消费品中“龙头”,它的涨价对全市场都有信号意义,有朋友开玩笑说,可口可乐涨价就像股市里的龙头股价格突破带领板块价格中枢上升,很多消费产品和服务都可能参照它的趋势。
我去机构清单里搜索了一下关键词“涨价”,一下就看到很多公告:
还有很多相关的公告内容,这条线可能是后面需要关注的线索。几个公告:
1)中国平安:2021年一季度,收入3667.9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另外,公司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额为182亿元。华夏幸福用自己今天的收盘价刷出了一个6.66……
2)爱尔眼科: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17.24亿元,同比增长25.01%;2021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509.88%,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了62%。
3)韦尔股份: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33.84%。跟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基本一致。
原创不易,喜欢请星标+在看+点赞,常读公众号,不错过市场机会,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