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爆了。。
印度疫情爆了。。
根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月21日8时,印度24小时新增确诊病例29.5万例,累计确诊1561.6万例。印度的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创纪录,并且最近7天每天都增长20万以上了。
光说这个数字大家可能还没感觉,来看看印度这个新增确诊病例的增长曲线,用爆炸来形容,我觉得都还说得挺轻的了:
从这个图能看到,去年那一波,印度的疫情也十分严重,印度在去年3月25日左右开始全国封锁,但是从这个增长曲线来看,封锁对于印度疫情控制的效果很一般。
本来印度人口基数大、密度高,医疗水平低,这已经在抗疫上造成了巨大的先天不足,印度实际执行封锁的时候,还有各种奇葩举措,我举个例子,印度当时为了执行封锁,让一大堆农民工全都坐火车回农村,印度火车那个人群聚集,很难控制住疫情传播。
民众在防疫上也有各种反智行为,什么牛尿牛粪治病、吸蒸汽防疫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
在第一次全国封锁之后,印度又搞出了封锁2.0、封锁3.0之类的事,到9月份之后,印度的新增病例增长终于有所放缓,但是增长放缓归放缓,基数那么大,每天依旧有上万名确诊病例,这种情况下,印度本来应该继续严格的防控政策,但印度就是各种头铁,各种聚集,一副假装病毒不存在的样子。
去年四季度,因为印度总理莫迪要推行三项关于农业的新规定,导致了农民们大规模聚集“散步”表示反对。时间来到最近的四月初,印度出于宗教原因,在多地举行了多场大规模集会,从最近的新闻摘抄一段话:
十二年一遇的印度教大型节日大壶节的庆祝活动就持续了数周时间; 还有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来到北阿坎德邦圣城赫尔德瓦尔集会; 约有数百万人在印度恒河沐浴,许多人赤身裸体,根本无视防疫要求或戴口罩。
连续的作死终于有结果了,疫情再度爆发,并且看这趋势,比去年严重多了,还出现了“双重变种病毒”的新闻,病毒传染性增强,还可能会影响到疫苗的效果。
现在印度总理莫迪还在坚持说封锁是对抗疫情的最后的手段,“应尽力避免”,但印度各地已经出现不少封锁,其中就包括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去年印度封锁就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波疫情再度升温,对经济会有更加厉害的负面冲击,也会波及到全球的产业链。我去查了下印度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资料,这里跟大伙分享一下:
1)印度的服务业占GDP的大头,占了将近70%,其中既有高端的服务业,也有低端的服务业,低端的服务业,举个例子就是大家日常能见到的家政服务,这些服务业并不影响全球的产业链。
而高端的就是IT咨询这一类,印度的IT咨询及服务业全球领先,每年承接了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疫情冲击之下可能会受到影响。
2)印度也是重要的农业大国。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在全球大米出口中占据27.1%的市场份额;印度是全球的食糖生产大国,产糖量在全球数一数二,不过这一块的生产不太稳定,有些年份印度是进口,有些年份则是出口。如果印度的农产品生产受到了疫情影响,那就会对全球的商品价格产生冲击。
3)印度棉花产量全球第三,是纺织品大国。去年四季度就有产业链上的消息传出,大量的印度纺织订单都转移到了国内,因为之前印度工人便宜,很多纺织企业去印度开厂,但是疫情冲击之下,印度的工厂无法保证正常交货,于是就有纺织业订单回流,现在印度疫情更加严重了,这个方向的趋势可以继续关注。
4)印度还出口大量的矿产品、化工产品。印度是第二大煤炭开采国和粗钢生产国,去年还有新闻说,中国是印度钢材最大的外国买家。化工产品我们去年就聊过一些,比如农药这一块,印度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农药生产国,菊酯类、代森锰锌等产品在全球产能占比较高,如果印度的农药企业因为疫情停产,那这些产品就可能面临涨价。
5)印度出口大量医药产品。由于仿制药实力强大,印度有着“世界药厂”的称号,目前提供全球超过50%以上的各种疫苗,供给美国的仿制药占美国全年需求量的40%以上。
6)印度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市场,2019年占全球手机销量份额12%、金额份额6%。“封城”对小米、三星等厂商的手机销售影响较大。去年封锁后,也有不少手机厂商印度工厂停产的新闻。
7)印度目前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金奈有着“南亚底特律”之称。两个月前还有新闻,特斯拉已经去“印度硅谷”班加罗尔注册了子公司,准备在当地建厂造车。
印度2020年GDP大约下滑了8%,这么大幅度的经济下滑在印度已经40多年没出现过了。之前IMF预测印度2021年GDP将增长12.5%,中国增长8.4%,按照目前这个疫情状况来看,印度这个增长可能很难实现了。
最近有个新闻是,一架从印度飞到的香港飞机上,有50多人确诊,吓得香港直接搞了个“熔断”,禁止印度等地来的飞机在香港着陆,为期14天。就快到五一了,大伙如果有出行计划,也要多注意安全。
恒瑞今天召开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表示:国家第五批集采对公司业绩会有一定影响,如部分品种中标会有一定降价风险,但也有部分新产品可通过集采放量销售。
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详细写过恒瑞医药的财报分析,当时看恒瑞确实是舍得往研发上砸大钱的公司,而且财务确认也简单粗暴,就是全部费用化。
雄厚的资金实力给了公司足够的底气,公司账面上基本没有有息负债、总体负债率常年控制在15%以下,综合资金常年占总资产50%左右,包括货币资金以及主要是理财产品的其他流动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最近看恒瑞的报表,又想到一个问题,恒瑞的主要产品线是抗肿瘤药、麻醉药、心血管药等,下游客户主要是医院一类的机构。
医院是非常强势的甲方,付款流程冗长而复杂,让医院配合及时清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况且恒瑞的销售非常分散,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只占总体销售10%左右,并不容易实现应收账款集中管理。如果应收账款的回收不好,利润的含金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在看恒瑞财报的时候,我发现恒瑞一边使用了应收银行票据的贴现和背书来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效率,另一边将医院开的票据,直接付给供应商买材料设备。
恒瑞的研发实力和产业链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大家核心的关注点还是在接下来的集采上,第五批集采尚未报量完毕,恒瑞目前部分产品还在一致性评价审评中,这一块慢慢跟踪吧。
几个公告:
1)中国中免: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7.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9亿元。这个事前面的业绩快报已经有预期了,现在有个变化就是海外疫情加剧,出国旅游的人可能又少了。
2)恒力石化:2021年一季度收入532.3亿元,同比+78.8%;净利41.11亿元,同比+91.81%。
3)长城汽车: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1.17亿元,同比增长150.62%;净利润为16.3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原创不易,喜欢请星标+在看+点赞,常读公众号,不错过市场机会,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