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头居然被200万绊倒了。。。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巴菲特逆势抄底了航空股!
航空是受疫情影响的重灾板块,美国第三大航空公司——达美航空股价上周跌了20%。在2月24日,巴菲特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航空股整体下注,但不会全额收购。后来为了表示自己不是简单说说,老巴花了4500w美金增持达美航空,老狐狸护起盘来猴精猴精的。
老巴抄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的航空公司真没有那么惨,都是跟着市场情绪一起跌,属于管它好的坏的,先通通打一顿,冷静下来,定睛一看,这个没那么差,然后捞了点,毕竟老美的航空公司还没有到业务中断的地步。
国内有点不一样,最近关于飞机票白菜价的新闻十分吸引眼球,出现了只卖几十块钱的机票,甚至流传有5块钱的机票,可以说是一个口罩都比一张机票贵,白菜价机票背后的航空公司有多惨可想而知。
随着疫情的影响持续,航空公司的压力确实很大,前段时间朋友圈传遍了海航的消息,其实大家可能忘了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链接:?没想到。。。搞了个神预测?),还有一家航空公司出人意料的上榜,这就是——南方航空。
现在,南方航空的消息多起来了。今天早晨朋友扔给我一条新闻,说你们之前分析的南航是不是真的压力很大啊,怎么200多万都还不起了。这说的是南航涉诉的一条新闻:公司成了被执行人,而执行的标的只有200多万。
网络流传的几张图片,也揭示了南航的真实情况:
今天,有媒体记者致电了南方航空,公司人员称:
该会议更多是一个起预防作用的会议,对内对下传导压力,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是一个正常的内部会议,不用过度解读。
有些公司是真的需要“未雨绸缪”,这个是年报里能看出来的事。
在之前做现金流分析的时候,我们计算过一个指标——极限经营月数,这个指标是在不考虑任何进项的情况下,看公司的现金储备能干多久,这个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安全垫,极限经营月数越长,就代表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越强。
而最终计算的结果当中,极限经营月数排名倒数前50的名单中就有南方航空。
这个指标本来是我们给机构做财务分析培训时,跟着中兴、菊厂的案例做的一个分析。在极端情况下,企业忽然间遇到外部冲击,收入中断,公司处于极端不利地位,这个时候企业的净现金能维持的时间就是企业安全垫所在。
本来这只是一个考虑极端情况的测算,一般不会出现,但是年初爆发的特殊事件却突出了这个指标的重要性。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6个月以上才是真正有安全垫的公司,有些对企业财务数据没感觉的人可能会觉得6个月也太少了吧。其实真实的国内上市公司数据,有很多企业的极限经营月数甚至在3个月以下。
而即使在乐观的估计条件下,南航的极限经营月数也才3.1个月,从病情发生现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还不“未雨绸缪”那怎么行呢?
了解了风险所在,也不用太悲观。我们看看之前新闻就知道,很多利好和支持政策都在路上,有关部门在不断行动。很多部门都在协调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前段时间在网上发声说自己撑不过3个月的某餐饮公司,很快就获得银行4.3亿授信发工资。
在今天,多部门就联合发布了民航运输企业疫情防控期资金支持政策,对疫情期间不停航和复航的国际航班给予奖励。
再翻翻南航的相关情况,可以看到南航集团在3月份新发的债券,年利率只有3%!这个利率,大伙看看自己房贷利率或者银行理财收益率,对比一下就能感受到祖国的政策有多么的给力!
我们之前做这个极限经营月数的分析名单,就是想要说明现金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投资苦旅,一人独行,根据自己对于公司、行业、市场的理解,去赚自己能赚的那份钱,有风的时候多赚点,没风的时候多休息。天天打问消息没啥用,有那功夫真的不如多看看上市公司的公告和证券公司的研报。
资产软,负债硬,现金为王,企业的经营状态和成果都是写在年报中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可以被逻辑推演出来。这就是我们一直做公司研究、强调看懂财报的意义!

1)富时罗素宣布对富时中国A50等指数季度审核变更。富时中国A50指数将纳入中信建投、京东方A、中兴通讯、韦尔股份,删除招商蛇口、上海机场、新华保险和上港集团。
2)乘联会初步数据显示: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增速初步判断是达到去年同期20%,同比下滑达到80%。过去经常听到的是同比下滑20%,现在是同比达到20%。。。
3)中国船舶首批N95口罩机交付。今天上午,中国船舶八院鹏力智造首批N95口罩机紧急发往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N95口罩机由鼻梁焊接机、打片机、耳带焊接机三部分构成,可生产多种类型折叠口罩,单台设备每分钟最高生产60个口罩。
4)贾布斯又来刷屏了,具体内容大概是说破产重组方案提交法院,其妻子甘薇放弃财产优先分配权。现在都懒得仔细看了,贾布斯这一系列到现在感觉都快烂尾了。。。
多领红包,多点“在看”!明天中午12点有多少在看,明晚就发多少金额的红包!


